预防甲流请您和我这样做↓
2025-01-06 15:20
0阅读0评论


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截至12月29日)显示,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以A(H1N1)pdm09亚型(季节性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主。今天甘肃疾控和您一起,了解甲流,预防甲流!


快速了解本文重点,请至文末阅读。






01

甲流是什么?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一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引起的。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患者以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02

甲流和乙流有什么不同?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通过病毒的基因和蛋白的序列特征加以区分的,它们造成的季节性流感,在临床症状上难以区别。要区分和鉴定甲型还是乙型流感病毒,要通过病原学的分型检测,如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同一个流感流行季,通常都会出现流感病毒的不同型别和亚型的共同流行,只是占比不同。得了甲型流感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乙型流感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也就是说,即使本次流行季得过甲型流感,也还有可能再次感染乙型流感。


03

得了甲流怎么办?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建议带病上班、上课。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

★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减少疾病传播。



04

甲流患儿的家庭防护

★患儿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患儿使用卫生间后,应立即通风,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患儿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掩口鼻。

★患儿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佩戴口罩。患儿如需离家(如到医院就诊)需佩戴口罩。

★家庭成员在接触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

★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儿密切接触。

★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其他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05

如何预防甲流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

★科学佩戴口罩。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应佩戴口罩。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居所定期清洁和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日常营养,饮食规律,营养到位;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平和、乐观积极。





本文重点在这里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患者以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得了甲型流感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乙型流感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也就是说,即使本次流行季得过甲型流感,也还有可能再次感染乙型流感。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减少疾病传播。如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


☆甲流患儿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患儿使用卫生间后,应立即通风,并进行清洁和消毒。患儿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掩口鼻。患儿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佩戴口罩。患儿如需离家(如到医院就诊)需佩戴口罩。家庭成员在接触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儿密切接触。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其他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科学佩戴口罩。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应佩戴口罩。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居所定期清洁和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日常营养,饮食规律,营养到位;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平和、乐观积极。


GSCDC


健康科普


来源:

健康中国

健康北京

校对:

樊琳琳

审核:

孙建云